时刻新闻记者 唐洁琼 常德报道 摄影:吴蔚
从常德市区到瓦儿岗小学,导航显示里程不足100公里,车程需要2个半小时,但实际开了近4个小时。“这是桃源最偏远的小学。”瓦儿岗小学校长商标老师告诉记者。
6月17日,吉利汽车&红网再次出发,携手常德帝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常德锦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带上满满的物资和爱心,驱车前往常德桃源县牛车河镇瓦儿岗小学,寻找这里的最美乡村教师。
6月17日,开往瓦儿岗小学的吉利车队。
当天遇到了久违的晴天,清风拂面,整个车队的爱心车友们满心憧憬和期待。瓦尔岗小学所在的牛车河镇,地处桃源西北角,西与张家界市毗邻,南与沅陵县交界。进入牛车河镇后,当所有人都以为即将抵达学校时,却也迎来了最差的一段路况。从牛车河镇到瓦儿岗小学,里程仅15公里,车队开了四五十分钟。因为来往的重卡比较多,水泥路面早已不完整,被碾压成了坑洼路面,且多碎石。县道还需要翻山越岭,盘山路多急转弯,对车辆的动力和通过性都提出了要求。所幸,记者乘坐的吉利博越,搭载了1.8T发动机,动力充沛,且通过性强,一路越开越野。
路上多是急转弯,地面坑坑洼洼。
交通的不便,给瓦儿岗小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据介绍,从瓦儿岗去桃源的车辆很少,如果要去县城办事,一天往返都很难。“地方偏僻,一是很难招来老师,二是学生回家不方便,有的学生回家甚至要走3个小时,所以周五学校提前到下午一两点放假。”商标老师说。
周六仍在上课的瓦儿岗小学学生。
瓦儿岗小学,最辉煌的时候学生人数达到六七百人,包括小学和中学。如今,学生总人数不足70人,仅小学,以前的中学教学楼被改为了学生宿舍,总共9名教师。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2013年建成了新的教学楼,便是现在的教学区。学校面积较大,有3万多平米,操场上的羽毛球网破破烂烂,两个足球门网是分配下来的,只是操场上的草深足以没膝盖。中午午休,学生们一般在教室内打地铺。
学生朗读写给商老师的一封信。
当天下午1点,车队抵达瓦儿岗小学,孩子们早已齐整地坐着等候。当他们看到车队的志愿者们搬着车友和4S店捐赠的物资时,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掩饰不住的兴奋,不时的打量着物资,叽叽喳喳的相互讨论着。
拿到爱心物资,孩子们很开心。
学校有90%都是留守儿童,4-6年级学生在学校住宿,而学校的老师不仅是在课业上辅导他们,也要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商标老师是牛车河本地人,瓦儿岗小学是他的母校,他的父亲是老师,受父亲影响,高考志愿时,他的所有志愿都是师范类学校。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瓦尔岗完小任教,一年后调入牛车河中学工作,担任全校班风、学风最差的班级的班主任,一期下来,班上转变极快,跃居优秀班级行列。2013年因工作需要,他调回瓦儿岗完小任校长。商标老师家住牛车河镇,从镇上骑摩托车到学校需要近40分钟,但是他毫无怨言的回到瓦儿岗小学任教。现在,他周一到周五也基本住在学校,所谓的住校,其实就是在办公室内添了一张床,因为整个学校的房间有限,很难解决学校老师的住宿问题。
吉利汽车寻美车队与学校老师、孩子们一起合影。
5年来,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为了贫困学生,商标老师通过多渠道积极争取,得到了很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资助。他争取到学生寝室的钢架床,让学生住得更舒服;申请了部分电脑,让孩子们从这里了解世界;为学生寻找专业对口资助,能解决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老师紧缺的问题,返聘已退休老师。
商标老师。
正是因为有着像商标老师这样的“最美乡村教师”,甘守清贫,默默奉献,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光发热。返程的路上,吉利寻美车队行驶在颠簸路面上,虽然有些疲惫,但是车友们却内心感动,感慨万千。
左一付佳老师是商标老师的第一批学生。左二朱武洲老师是商标老师的老师,如今三人是同事。
吉利汽车“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即将进入投票阶段。7月底,活动将为入围的20名最美乡村教师举行颁奖典礼并给予奖励。
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爱心车友奉献爱心,您可以前往当地吉利汽车4S店内进行物资捐赠,报名参加寻美公益行,也许下一站,就会出现您的身影!
来源:红车网
作者:云中漫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