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创“软件定义汽车”先河的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崛起,传统车企也陆续开展软件服务业务,比如大众汽车此前成立软件开发独立部门全面开启软件服务。最近,丰田汽车也逐步规划和实现“软件优先”开发流程和面向服务的软件定义架构。
近日,丰田宣布正式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子公司Woven Planet(编织星球),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新的汽车操作系统以及高清地图等软件业务。
“如果我们决定用自己的软件来改进产品和创造价值,那么我们需要先开发软件。”在丰田宣布将成立软件公司之后,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对外媒抛出了“软件优先”的开发流程。
虽重返全球销量榜首 但丰田2021财年并不乐观
7月30日,丰田汽车发布最新报告称,今年上半年丰田汽车(包括大发工业和日野汽车)全球范围内共销售汽车4164487辆,同比下降21.6%。德国大众汽车同期全球销量则为3893100辆,同比下降27.4%。这意味着自2014年以后时隔六年后,丰田全球汽车销量再次超过了大众,重返全球首位。
事实上,丰田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锐减21.2%至377.1万辆,三年来首次下滑,并创下自2001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二低纪录,仅次于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其中丰田在日本本土市场上半年销量减少14.5%至71.1万辆,为仅次于全球金融危机、日本大地震时的历史第三低。
此外,丰田汽车方面预测其2021财年表现并不乐观。丰田预计2021财年其销量将降至890万辆,为9年来的最低水平,营收将同比下降19.8%,营业利润将同比大跌80%至5000亿日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丰田已计划推迟部分新车型的发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方面表示并不打算缩减在下一代技术领域的巨额投资,而是把研发支出稳定在1.1万亿日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3.7%提升到4.6%。
此前,丰田汽车宣布其软件研发方面的新进展,将重组丰田研究院高级研发公司TRI-AD并改善业务。此外,丰田汽车将于2021年1月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和两家运营子公司。
转型,丰田从硬件公司向软件公司迈步
事实上,作为一家“硬件”公司,丰田汽车想要提升其“软件”实力并不是临时起意。2018年1月,丰田章男宣布丰田汽车将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出行公司。同年3月丰田汽车与日本爱信精机和Denso电装共同出资28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TRI-AD,主要打造安全的移动产品,提供全面集成的、高质量的自动化驾驶软件。2019年5月29日,丰田汽车进一步对滴滴出行投资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亿元),组建汽车出行公司。
按照最新计划,Woven Planet将于明年1月开始运营,控股公司的运营资本预计为200亿日元。据了解,该公司旗下设有两家运营子公司:Woven Core和Woven Alpha。细分而言,Woven CORE将继续负责开发丰田集团的自动驾驶技术,并将致力于通过开发、运用并扩大其自动驾驶技术在市场上的规模来进一步提高其价值。而Woven Alpha将负责探索业务扩展的新领域,孵化新的创新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丰田汽车有计划塑造新软件公司的独立性,在明年软件公司开始运营后,丰田将不再使用TRI-AD的名称。而目前担任TRI-AD首席执行官的詹姆斯·库夫纳将领导这三家公司。
对于丰田汽车转型的原因,丰田章男表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大转型,无论是对手还是游戏规则,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旧的商业战略已经不能保证成功。在旧的秩序中,我们是硬件制造商。但是我们一旦决定从别人那里采购软件,那么后续的所有升级和改进都要依赖别人来实现。只有我们自己开发软件,才能用软件来升级产品和创造价值。我们要再造丰田,从一家汽车公司转型为一家移动出行公司。”在他看来,丰田汽车与新的软件公司将是镜像关系,互相选择。丰田除了为软件公司提供财力支持,同样也是合作伙伴。
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业内共识
总体看来,“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战略共识,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事实上,与丰田汽车努力推进软件实力一样,竞争对手们也采取了类似举措,试图简化那些运行在汽车架构内的复杂计算机系统,使其与车内机械和电子结构更无缝衔接。
大众汽车集团曾表示,到2025年,所有新车型都将在同一个名叫VW.OS的系统上运行。
德国供应商博世也曾表示,将把全球汽车软件和电子业务合并为一个全新部门。
此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公开对外宣称特斯拉将要“开放对软件的授权许可,并提供动力总成和电池”。
在外界看来,这是特斯拉在对外释放想要从底层在汽车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的举措。但是,在业内看来,作为未来汽车业竞争核心因素的软件,传统车企不愿意让渡话语权。
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已逐渐由最开始的“机械定义汽车”逐步转变到现在的“软件定义汽车”。据麦肯锡预测,全球汽车软件与硬件产品内容结构正发生着重大变化,2016年软件驱动占比从2010年的7%增长到10%,预计2030年软件驱动的占比将达到30%,届时硬件驱动占比仅为41%。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