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众汽车宣布未来10年规划:免费充电可期待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 2021-03-18 12:01:27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15日晚,大众集团在首届“Power Day(电池日)”期间宣布,大众汽车集团将采用标准化电芯设计,到2030年将覆盖大众汽车集团旗下80%的新能源车型。此次大众首次向外界重点展示了集团未来十年的电气化规划和战略,还提出了以免费充电为目标的愿景。

采用标准化电芯降低成本

大众表示,计划从2023年开始采用植入了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电芯,该电芯结构会更加简单,到2030年,大众品牌旗下车型将会有80%的产品搭载标准电芯,另外20%则为定制化产品。大众汽车集团表示,通过这样的标准化,能够使成本大幅降低30%,其中,入门级产品搭载标准电芯后成本降低达到50%。

同时,大众汽车集团透露,为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面向未来大众汽车集团动力电池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身底盘上,也就是CTC技术。在续航方面,由于省去了铸件的电池包,CTC技术可最大程度降低电池包重量和空间,从而可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再提升。

为更大幅度降低成本,大众汽车集团于今年1月还正式开设了第一家电池回收厂,长远目标是回收95%的贵金属原材料。未来,大众计划利用回收的原材料支持新电池的生产制造。

大众:固态电池将是终极形态

在“电池日”上,大众并未明确指出“标准电芯”平台所采用的电池形态是软包、圆柱形亦或是方形。为了应对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汽车集团已做好了磷酸铁锂、高锰、镍钴锰和固态电池的多电池路线技术布局。

同时,大众集团电池部门负责人、大众旗下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董事会成员托马斯施莫尔表示,固态电池将是未来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为此,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从2025年开始使用固态电池,计划通过固态电池实现充电时间缩短50%、续航里程再增加30%、以及0-80%的充电时间缩短至12分钟的目标。

以目前的ID.3为例,其动力电池重量约为100kg,换用固态电池后重量将大幅下降,充电时间也将缩短50%以上,续航里程也将因为重量减轻提升30%。

此外,大众集团表示,到2030年,大众集团将会同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建设6个动力电池工厂,总产能预计为240GWh。其中,大众位于瑞典和德国本土的各一家动力电池工厂产能将会增加到40GWh。

对中国新能源市场野心不减

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大众野心丝毫不减,计划到2025年投产15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在华产品组合35%为电动车,年销量目标达到15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在未来10年内,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将达200万辆以上,这意味着至2030年,其在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近1200万辆。目前,大众已经在中国市场投产大众ID.4 X和ID.4 CROZZ等车型。

为让大众汽车用户有更好体验。大众计划今年将通过合资公司开迈斯(CAMS)在中国市场建设500个充电站、6000个充电桩,到2025年在华建设1.7万个充电桩,配备120千瓦至180千瓦,乃至超过30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桩,并将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

大众在“电池日”还表示,“通过正确的能量管理和智能的储能系统,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大众实现免费充电。”

电气化转型提速,缩小与特斯拉距离

从全球来看,根据大众集团规划,2021年,大众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占集团总比重须达到6%~8%,按照集团年销1000万辆估算,今年大众汽车新能源车交付目标约为60-80万台。到2029年,大众集团将推出75款纯电动车,近60款混合动力车,同时大众纯电动车销量将达2600万辆,其中混合动力车销量近600万辆,将有近2000万辆的电动汽车基于MEB平台生产,近600万辆电动汽车则使用大众的PPE平台。

以此目标看来,大众汽车集团电气化转型之路正在提速,以尽量快地缩小与特斯拉的电动车销量差距。为实现上述目标,大众汽车每年将至少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车型。2021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将推出四驱ID.4 GTX,并于下半年推出运动型的ID.5。

同时,按照此前计划,大众集团在2020年-2024年期间投资600亿欧元用于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等未来领域的转型发展,其中40%的投资将用于工厂改造和研发生产,与之前的计划相比增加了10%的投资;在仅电动汽车研发和改造领域,大众集团就计划投资近330亿欧元。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邓莉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车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