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声雷,小米汽车终于来了,命名为SU7。小米把SU7这款车定位为一款“C级生态科技轿车”。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其实相比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来说,小米汽车已经在电动车大潮中“迟到”了。虽然传闻是2024年上半年上市,但我倾向于会在一季度就会把这款车发布出来,不然的话,只会让智界S7和特斯拉Model 3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
从2021年3月雷军宣布造车,到2023年11月正式工信部出图。很多的从业者就像在追一部连续剧一样,终于要看到了大结局。小米汽车的公示图,也勾勒出了小米到底要造一款什么样的车。
在这10个细节中,小米汽车的心思已经浮出水面。
细节一:轴距以大欺小,“三版本策略”将成车圈主流
根据工信部网站披露的信息,小米汽车外形尺寸为长4997mm、宽1963mm、高1455mm,轴距为3000mm。
3米长的轴距其实已经算很长了,燃油车领域的宝马5系(全景看车)轴距也只不过是3108mm。相比之下,智界S7轴距2950mm,新款特斯拉Model 3轴距为2875mm,小米如果和这两款车落在同一价位,可以“以大压小”,在车内空间上先声夺人。
从外观上来看,小米汽车一共分为三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Pro版和MAX版。这一点非常有“机圈味道”,因为很多手机的版本也是三个,比如说小米14、14 Pro和未来要上的14 Ultra。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两个版本的选择太少,而四五个版本的选择又有些多。从理想到小米,“三版本策略”将成为车企的主流,好处很明显,消费者少费了不少脑细胞,厂家排产也更容易。
细节二:小米汽车天幕或有黑科技
工信部官图显示,小米汽车采用了全景式天幕,而且有两款天幕可以选装。
从官图来看,一款天幕的颜色较深,一款天幕颜色较浅。我猜测,可能一款是不可变色,一款能变色。可变色的那一款呈现出了很强的磨砂质感,应该用的是电质变色玻璃。
在此前的岚图等品牌上,“电质变色玻璃”并不是个新鲜的产物,很多车主都表示这种玻璃看上去就像酒店卫生间同款,质感不好,所以近几年也鲜有新车型搭载了。
小米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再一次在天幕上搞点事情,那我觉得可以期待一下小米在天幕上的黑科技了。如果能把特斯拉都没有完全解决好的暴晒问题解决掉,那真是善莫大焉。
细节三:冲压工艺在炫技做工
官图放出来之后,很多网友都说小米长得像保时捷,确实没冤枉雷军,因为小米汽车尾部和保时捷尾部曲线实在是太像了。
但是,实现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
如果想要实现这种大曲线造型,要求成型的深度要很深,需要超大深度的冲压成型工艺。保时捷的那一款车几乎达到了工程的极致,这种极高难度的工艺,在主流品牌领域难得一见,所以想必小米在冲压工艺有自己独特的钻研,算一种赤裸裸的炫技。
那么接下来,可以期待一下小米汽车的做工了。
细节四:Founders Edition上车,彩蛋暗藏英伟达玄机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Founders Edition”的单词。这一串字母被小米汽车印在了翼子板和后窗上,而且作为一个选装件的出现。
数码圈的朋友,可能看到这两个单词就已经“虎躯一震”了。
Founders Edition这两个单词一直以来都是英伟达粉丝心目中的信仰神器,除了性能强悍之外,也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地位类似于谢尔比的眼镜蛇标,和本田的红R标。
之前有很多车企都搭载过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但是很少有车企,会把这两个单词给印在车上。这可能是预示着,小米将会在高配车型上搭配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并且在芯片算力上给人一个惊喜。
目前来看,大部分车企用的都是Orin x芯片,算力达254TOPS。而就在今年,英伟达最新发布了DRIVE Atlan芯片,这是业界首款达到1000 TOPS算力的芯片。
小米汽车能不能用上这款芯片呢?这个彩蛋可能是一个信号。
细节五:取消伸缩式门把手?小米汽车在想什么
在此前网友的谍照中,很多媒体都信誓旦旦地说,小米会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但是当工信部的真图出来,大家发现门把手竟然不是隐藏式的。
不得不说,隐藏式门把手现在已经成为了车圈设计的主流。因为这种门把手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让车辆侧面的整体性更强,科技感也更强;第二就是降低风阻,提升车辆的经济性和续航表现。
车辆在行驶中和空气摩擦会产生阻力,如果用隐藏式门把手可以降低约0.003Cd的风阻,一台四门车则可以降低0.012Cd,这个标准相当于降低燃油车0.5L/100km左右的耗油量,电驱动车辆也能实现每百公里提高5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
而小米汽车在这里体现了两个思考。
第一是没有用隐藏式的门把手,虽然“丑了点”,但也降低了成本,在后期的维修费用也不高,第二是小米汽车也没用传统汽车那种拉式的门把手,而是采用了老式的上下开合门把手,这也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阻,但就是科技感会差了一些,不知道实车质感会是怎么样。
只不过,北方的车主可能会感谢这个设计,因为在北方,隐藏式门把手冬天确实有结冰之后开不了车门的困扰。
细节六:内饰全套小米产品,想当成本控制专家
这辆车的车门玻璃上标有小米LOGO,一些内部的谍照也可以看到车门饰板有带着小米字样的音箱。
这可能是小米要把自己的音箱给搬上车。
据我所知,小米在音箱方面虽然不出名,但技术还是有的。打造音响的团队请来了飞利浦声学架构师来担任音箱的统筹。如果能把小米的音箱搬上车,第一是节省了成本,第二也是帮助产品线消化产品。
除了音响外,中控屏后面的那块盖板用了疑似镁铝合金的材质。中控屏大小我推测是15.6寸,可能会用上OLED材质。因为主流的大屏笔记本屏幕尺寸就是15.6寸,正好可以用到笔电的生产线,这样才能把成本摊到足够低。
一辆车能用自己的就都用自己的,小米又不是没有这个本钱。
细节七:两种动力版本,3秒俱乐部或将迎来新成员
在动力上,小米汽车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单电机,一种是双电机。
单电机版本配备220kW的驱动电机,极速210km/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由襄阳弗迪提供,说白了就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双电机版本配备了前后两个电机,前电机220kW,后电机275kW,极速265km/h。两个电机加一起的输出功率将近500kW,预测最终的加速成绩能够来到3秒左右,恭喜3秒俱乐部又多了一个新成员。
双电机版本配备的是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这个可能是麒麟电池,毕竟来年量产的车,定位还这么高端,不用麒麟电池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麒麟电池的话,充电功率就能达到800V,充电5分钟续航200km也会成为基操。但是,电池已经到位了,不知道快充技术这部分小米能不能给一个惊喜,毕竟小米在快充技术上是有底蕴的。
在双电机的选择上,小米选择了苏州汇川联合动力。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理想、小鹏、广汽都是他的客户,目前是新能源物流车电机装机量的第一。
这家公司研发的动力总成已经到了第四代,小米采用的可能是这一款电机。第四代动力总成最高功率版可以支持最高电压到900V,用的也是全新的SiC功率模块,支持高频高速,CLTC工况续航里程提升超过5%,损耗也极低,采用的油冷设计能够让功率密度提升15%。
细节八:“北京小米”四个字和“北京汽车”是一个字体
从图片来看,两款小米汽车尾部均带有“北京小米”字样。
在这里有一个“彩蛋”,那就是“北京小米”这四个字和“北京汽车”的官方LOGO,用的是同样的字体,这也能看出小米和北汽之间的关系。
工信部披露这两款车虽然都是小米牌,但是资质挂靠的企业都是北汽越野。
现在行业内有两条路:一种是用别人的资质,用别人的工厂,比如说蔚来和江淮。另一种是收购别人的资质自己建厂,比如说理想。但是用别人的资质、用自己的工厂,这种确实很少见。
小米既然走到了自己建厂的这一步,肯定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资质,但是资质迟迟没有被批准。目测小米为了急于发布新车,也只能让主管部门协调一下,所以就近水楼台用了北汽的资质。当然,小米肯定不能白用就是了。
但长期来看,小米还是会用自己的资质,用北汽或许只是权益之计。
目前,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已投入使用,年产能达15万辆。之前汽车之家也去探访过,小米汽车工厂内部开工情况还是很好的。这也证明了,生产还是小米自己来生产,品质这方面可以放心。
细节九:自动驾驶走融合感知路线
雷军对自动驾驶有着一种执念,他笃信激光雷达一定会成为自动驾驶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但是为了拉低售价,他也只能妥协。
从官图来看,低配车型在自动驾驶方面,采用了大陆集团的5R1V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也就是5个毫米波雷达加1个摄像头。这种没有激光雷达的方案只能说是无功无过,在20万左右的车型上很常见,日常开着没什么问题,但是潜力有限,可能不会支持城市NOA。
而高配版的车型,则配备了激光雷达(数量未知),加上英伟达芯片的加持,算法由小米自研。
小米其实并不是一个自动驾驶的新手,早在小米推出第一款扫地机器人的时候,就已经在预研自动驾驶方案了。因为扫地机器人和汽车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比如都用了激光雷达,比如说都有路线规划和躲避障碍物的需要。
是否会使用高精地图?我个人倾向于小米会搭载。
2021年8月,小米已经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订立股份购买协议。而DeepMotion主要提供以高精地图为核心的感知、定位、决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虽然现在有车企采用了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路线,比如说特斯拉和极越,但融合感知还是行业的主流方向。小米汽车选择融合感知,是相对保险和靠谱的方案。
只不过,激光雷达的成本还是很高的。一颗禾赛的固态激光雷达,价格差不多要1.2-1.5万元左右。小米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配车型,或许要奔着30多万的价格了。
细节十:“30万以上起售”不可能,最终起售价不会超过25万
后排隐私玻璃这一点偏向于家用,而涂色卡钳和前后不一的轮胎规格、可选装自动升降尾翼,又让整车向着运动氛围靠拢。
“这辆车到底要卖给谁?”可能是小米汽车长时间思索的一个问题。
如果把小米用户想成低购买力人群,那就大错特错。看看现在小米14作为高端的安卓机销量,就知道其实小米的粉丝“不差钱”。
小米粉丝群体和华为粉丝群体有着天然的区隔。华为的粉丝人群是40、50岁的事业型中年人,都怀有朴素的爱国热情,而小米则偏向于年轻化与极客风。
所以,估计小米汽车的Pro、Max款销量或许将会超过普通款。
之前有汽车博主透露,小米的首款车售价会到30万,以上高配会来到40万,但我倾向于这是放出来的烟雾弹,毕竟同级竞品都没有起售价高于30万的情况。
我预测最终的售价不会超过25万元,高配版不会高于35万。但如果能够给一个20万左右的惊喜,那小米汽车就是下一个妥妥的爆款。
写在最后:小米汽车能不能成?
从卖汽车到卖手机,是“小群体撬动大群体”,相对较难,这一点蔚来或许深有感触。而从卖手机到卖汽车,是“大群体带动小群体”,相对简单,这一点华为已经给出了示范。
华为有上亿的用户,只要有0.001%的人忠诚于品牌,购买了华为智选车,那就是几十万的订单量,能够撬动赛力斯的百亿市值。那么,小米的年轻人群粉丝转化率,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当年苹果传出要造车,大家都觉得“狼来了”,但是苹果喊了这么多年,最终也没有能把车造出来。而现在,华为、小米的汽车纷纷问世,从另一面给传统车企带来了一些小小的科技圈震撼。
行业格局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虽然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没有能够一睹小米汽车的真实样貌。但是在来年的北京车展,我相信小米汽车一定是人数最多的几个展台之一。
过去的三年,是混动车消灭传统燃油车的三年。而在下一个三年,或许会演变成科技车企消灭传统车企的三年。小米和华为打起来,死的一定不是特斯拉这些新势力,而是抱残守缺的合资车企。(文/汽车之家 行业评论员 )
来源:汽车之家
编辑:唐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