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车网长沙11月15日讯(记者 戴雷)“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淘宝了吗?”,套用一句歌词来形容今年“双11”电商大战的火爆一点都不夸张。“双11”当天,天猫狂揽350.19亿元,销售额在去年191亿元的基础上再创纪录。
随着电商的火爆,其中包含的巨大商机让商家垂涎欲滴,作为大宗商品的汽车也开始走上网购的道路。今年的“双11”,不仅天猫推出了汽车网购业务,汽车之家、易车等汽车垂直网站也加入战团。随后公布的“双11”成绩单也相当惊艳:易车网总订单量达90466辆,订单额超过117亿;汽车之家订购总量17776辆,总金额26.43亿。不过情况真的如数据那般漂亮吗?
消费者:“双11”想说爱你不容易
消费者对网购的青睐无外乎以下两点:商品丰富,可以一站式选购,轻点鼠标,就可以货比N家,不用跑腿;价格优惠,运气好还可以秒到特价,买到即赚到。
消费者对汽车“双11”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们希望像平常的网购一样,来一次轻松而又疯狂的Shopping。但实际情况却是,经历“双11”后,无论是汽车网购的价格还是实际到店提车都让他们颇有怨言。
住在长沙,工作却在株洲的杨先生每周两地来回至少跑一次,虽然距离不是很远,大巴、的士等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也很多,但从便捷和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他决定趁“双11”这个机会购入一辆小车。“那天兴冲冲上网看了一下,结果很失望,意向车型网购优惠毫无优势,还不如平时自己策到的幅度大,果断放弃了网购的念头”,杨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
“双11”当天记者登陆某汽车垂直网站网购专题页面,专题里无论是汽车品牌还是车型都非常丰富,据粗略统计,上线参与网购的汽车品牌多达80多个,车型也有1200多款,如果不是有特殊喜好,完全可以做到一站式选购。但细看之下,上线的车型优惠幅度确实不给力,像马自达6等多款车型的让利幅度和平时公布的行情一致。要知道,汽车商家平时借助媒体公布的购车政策都是留了后手的,实际到店后,购车优惠肯定还会更低。价格对比之下,像杨先生这样失去兴趣的网友就大有人在了。
不可否认的是,“双11”还是有一部分汽车品牌拿出特价车型,也收获了订单。可是下订单之后,到店签合同提车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某些热销车型根本就没有现车可提,消费者大有上当被骗的感觉。像哈弗H6运动版1.5T车型,“双11”在某汽车垂直网站成交了8台,但消费者到店后不得不面对无车可提的烦劳。“运动版店内本来就没有现车,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挂到线上去了,交不了车”,长沙某长城4S店的市场部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经销商: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根据记者对某汽车垂直网站“双11”的订单统计,这天,长沙市场该网站汽车的订单数为253个,且不论这个订单数是多还是少,但这一数字能否转化成实际成交量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来源:红网
作者:戴雷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auto.rednet.cn/m/content/2013/11/15/1127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