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2月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明确提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此番政令一出,便被视为公车改革以来迄今最严厉的措施,更有媒体认为“持续近20年的公务车改革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公务车市场迎来“急转弯”
然而,伴随着公车改革真正开始破冰,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新一届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务车采购政策一直向自主品牌倾斜,以助其快速发展。2011年11月,《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规定了一般公务用车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1.8L、价格不能超过18万元(即通常所说的“双18”规定)。2012年2月出台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中,412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
在政策的推动下,以上汽、一汽、北汽、长安等为首的大型车企集团也纷纷应势而动,针对公车市场积极推出车型,并期望公车采购对提升自主品牌形象产生积极示范作用。然而,真正的利好还没有出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规定就再次将自主品牌车企的“公务车之路”推向了未知的彼岸。
性能公务车或成自主攻关新路径
众所周知,过去以奥迪A6为主的公务车是各省、市要员的专属座驾,强调“豪华”、“尊贵”有余,让人们潜移默化的将公务车与“官车”划上了等号。而此次新政中“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将会极大改变公务车以尊贵豪华示人的局面。真正以产品性能满足“公务执行用车”标准的车型将成为公务车市场的新宠。而从这一点来看,从上市伊始便树立“性能”标签的北汽绅宝,或许将是这轮公车改革中最大受益者。
绅宝上市之前,北京汽车就根据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务车采购的特殊要求,针对绅宝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使其完全具备公、检、法等有关执法执勤部门对公务车高标准的采购需求。
据悉,绅宝脱胎于北欧知名性能车SAAB 9-5的技术平台,并成功传承SAAB的技术基因。在动力上,采用1.8T发动机的绅宝车型,拥有130千瓦的最大功率,不仅符合“双18”标准,同时保证了强大动力性能的输出。据相关机构实地测试,其数值与传统的公务车2.0L发动机的动力表现相差无几。
而在安全性上,绅宝同样继承了SAAB的DNA,绅宝的车身结构采用全钢骨架,框架结构更增加了车身强度,接缝处的特别设计足以防止其在严重碰撞时发生断裂。另外绅宝的高强钢、超刚强钢车身材料比例高达的51%,特别是在2013版C-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安全标准的佳绩,可以说完全达到执法执勤部门在特殊环境下对公务车的特殊需求。
不仅如此,源自SAAB的航空级轻量化运动底盘,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英国米拉整车调校,以及与宝马M,法拉利599 GTO同步配备的米其林PS3高性能轮胎等这些优秀的基因,使得绅宝能够成为性能与稳定性兼备的公务车首选的重要因素。
绅宝在2013年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更赢得了公务市场的认可,先后入围全国十多个省市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的政采名单,且已获得为数不少的订单。
就在笔者发稿日,解放军四总部印发《关于军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措施》指出,严格按编制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公务用车实行集中采购,选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这意味着军队公务车今后只能选用自主品牌,这无疑又是对自主品牌抢占公车市场的一个利好消息。
利空也好,利好也罢。无论公务车政策怎么变,市场对公务车的功能刚性需求是不变的,历练产品品质,才是掌握未来公务车市场话语权的关键。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市第一年绅宝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就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面对公车采购政策的苛刻条件,北汽绅宝率先执行了公务车采购标准。一方面体现了北京汽车对自身产品品质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诠释了北京汽车未雨绸缪把握时局的市场洞察力。
作为自主品牌车企,与其抱怨政策的摇摆不定,不如踏踏实实修炼内功,在市场和消费者面前实现真正的提升,在这方面北汽绅宝的确做出了表率。
来源:红车网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auto.rednet.cn/m/content/2014/01/21/1127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