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车型的销量数据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关键,与车企公布的车型销量数据相比,汽车的上险数更加精准,也是汽车市场最直观的体现,上险数指的是车辆售出后购买交通强制险的数据。如果将车型的销量与上险数对比来看,上险数往往是车型最真实的销量情况,各大车企基本都以此上险数为基础数据,分析市场的变化和竞争情况。
7月份全国乘用车上险数呈现年内首次同比增长,而经济复苏较快的城市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增长,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主的豪华品牌走势持续向好,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向上和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
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说明了消费者购车均价越来越高,说明购车群体越来越有钱,购车能力大幅提升,原本是好事。但是从社会来讲,却掩藏着巨大的“风险”,说明国内经济的“两极分化”加速扩大,尤其是今年,别小看了汽车市场的小数据,却是处处透露着社会大数据。 上险数前20名的汽车企业:11个合资车企、3个豪华品牌、6个中国品牌。
前10名中,以德系、日系为主,吉利和长安乘用车入围前十,BBA排名紧随其后。
首先我们来看7月份全国乘用车的上险数据,排名前20名的车企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吉利汽车、别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长安乘用车、北京奔驰、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哈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上汽荣威、比亚迪、宝骏、雪佛兰。 入围榜单前10名的车企以德系、日系为主的合资品牌居多,排名第4的吉利汽车和位居第10的长安乘用车是前10中仅有的两个自主品牌车企,而第11名-13名被豪华品牌的BBA所占据。在第14名-20名之间,哈弗、荣威、比亚迪、宝骏等中国品牌入围。
了解了上险数前20名的车企,接下来我们对轿车、SUV、MPV以及新能源车型的上险数前20名的车型综合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市场的上险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更加直观的体现数据反映出的社会现象。
消费升级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轿车市场的走势
合资、豪华品牌是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帝豪未进前20名,逸动排名第十九。
7月份,轿车上险数前十名的车型依然是以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为主,朗逸、轩逸、速腾、思域、卡罗拉、宝来、英朗等几款主流合资轿车入围榜单,遗憾的是依然没有中国品牌入围前十名,另外在前十名中,豪华品牌奥迪A6L、合资品牌凯美瑞入围榜单,消费升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轿车市场的走势。 在第11-20名之间便是合资品牌中型车和豪华品牌的市场了,入围的豪华品牌车型有奔驰E级、奔驰C级、宝马3系、宝马5系,入围的合资品牌的B级轿车雅阁、迈腾等,新能源车型特斯拉Model 3同时入围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中国品牌逸动跻身榜单,以11853辆的成绩排名第19名,这也是除了吉利帝豪以外,能够入围榜单的中国品牌。今年3月份,长安PLUS新品系的首款轿车—长安逸动PLUS正式上市后,助力了逸动系列上险数的增长,可以说逸动能够入围上险数榜单,可以说逸动PLUS“功不可没”。
SUV市场格局改变,合资品牌名额逆袭
前20名,12个合资品牌车型、5个中国品牌车型、3个豪华品牌
在SUV细分市场,是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之所以说合资品牌名额逆袭,是因为在几年前,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入围榜单的名额,多数是中国品牌,而在今年7月份,上险数的前十名榜单中,只有两个中国品牌车型。前十名中榜首依然是哈弗H6,第二名是中国品牌长安CS75 PLUS。榜单的第三名-第十名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途观L、缤智、本田CR-V、XR-V,RAV4荣放、探岳,北京奔驰GLC以16550的上险数排名榜单第四。 在第11名-20名榜单上,吉利博越、哈弗M6、传祺GS4三款车型中国品牌入围榜单,途岳、宝马X3、奥迪Q5L、逍客、皓影、昂科威、汉兰达等合资豪华品牌车型入围榜单。
商务家用MPV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在MPV市场虽然看点不及轿车和SUV,但是MPV的商务化趋势将是未来的主流,而以五菱宏光为代表的工具类车型销量同比下滑较大。根据中汽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MPV车型销售8.5万辆,近几年来MPV市场一直在呈现较大的下滑趋势,从细分市场来看,中国品牌低端MPV销量呈现较大幅度下滑,而商务级MPV上险数和市场份额都呈现增长趋势,接下来我们分别找了2019年7月和2020年7月几款具有代表性的MPV车型进行数据对比,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
我们从细分车型的上险数来看,今年7月份,以五菱宏光为主的工具类MPV车型上险数同比下滑7.44%,而反观别克GL8 ES豪华商旅车为主的商务家用MPV销量却呈现增长趋势,别克GL8 ES豪华商旅车上险数同比增长19.85%,奔驰V上险数同比增长13.01%,埃尔法双擎上险数同比增长了24.48%,中国品牌家用商务MPV车型的代表广汽传祺GM8销量同比增长了53.65%。
从市场表现来看,MPV市场透露出的市场现象不是非常乐观,尤其在疫情过后,地摊经济等形势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支撑主体,但生产工具类MPV上险数同比下滑,从侧面反映出一部分市场的不乐观因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北上广地区反映出的车市走势
7月份,北京、上海、广州上险数
北京地区—豪华品牌9个,合资品牌9个,中国品牌1个,特斯拉。
7月份,北京市场的上险数最高的车型依然是特斯拉Model 3,合资品牌B级轿车以及豪华品牌的轿车和SUV车型在北京上险数均比较高,具体来看,别克GL8 ES豪华商旅车、奔驰GLC、奔驰E级、奥迪A6L、迈腾、宝马X3、宝马3系、探岳、宝马5系、奥迪Q5L、途观L、速腾、奔驰C级、帕萨特、奇骏、天籁、雷克萨斯ES都是上险数比较高的车型,从上半年来看上险数的变化也不大。
上海地区—豪华品牌7个,合资品牌10个,中国品牌2个,特斯拉。
上海市场和北京市场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7月份上海上险数最高的车型是途观L,特斯拉Model 3紧随其后,可以说前20名几乎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市场,入围上海地区上险数前20名的中国品牌有荣威RX5、荣威Ei5两款车型,上海作为上汽集团的大本营,这两款车型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也是情理之中。
广州地区—豪华品牌2个,合资品牌15个,中国品牌2个,特斯拉。
在广州市场上,7月份上险数最高的车型是广汽新能源Aion S,受北京和上海地区消费者欢迎的特斯拉Model 3在广州地区上险数仅为766辆,排名第六名。7月份,都是广汽集团以及广汽合资品牌的车型受到在广州地区消费者的认可,比如缤智、雷凌双擎、雅阁、皓影、凯美瑞、雅阁锐·混动、传祺GS4、凌派等车型入围前20名榜单。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上险数透露出哪些讯息?
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一线城市是豪华品牌的主力市场,尤其是北京地区,豪华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1-7月,一汽-大众奥迪、北京奔驰上险数分别同比增长了4.52%、2.02%,华晨宝马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上险数仅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679辆。在前7个月中,2月上险数可以说是已经触底,经历了3月份的调整与复苏,在4-7月份,以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为主的豪华品牌呈现强势增长,上险数分别同比增长了16.51%、15.13%、17.02%。
疫情过后,豪华品牌上险数呈现强劲增长趋势,消费者购车均价越高,一部分原因是说明购车群体越来越有钱,购车能力提升,另外一个原因不排除豪华品牌价格下探,终端的大幅度优惠。综合以上两点原因,以BBA为主的豪华品牌市场呈现强势增长趋势。
豪华品牌上险数劲增,加速汽车市场的两级分化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因素的影响,汽车市场呈现触底反弹的趋势,领涨的就是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而综合品牌以及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一、二线城市在疫情过后,经济恢复能力要高于三、四、五线以及城镇市场,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区域市场来看,上险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等经济恢复较快的省份,乘用车上险数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经济因素是豪华品牌销量增长的支撑,同时豪华品牌消费升级的市场现象也必然将加速两极分化的演变趋势,而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品牌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 我们了解了7月份上险数排名前20的车企以及各细分市场的上险数据,以及它们均处于怎样的市场格局,接下来,我们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了七大区域,通过区域的数据能够更直接的了解汽车市场,作为消费者的您所处的区域,上险数的增长趋势,从车市的反映来看,经此一疫之后,汽车销量回暖趋势代表了其地区的经济回暖趋势。
全国七大区域车市的回暖态势
全国七大区域的上险数,疫情过后全国上险数首次增长
7月份,全国31个省市的上险数为166.73万辆,同比去年同期(147.2万辆)增长了11.71%,这也是今年以来全国上险数首次呈现增长趋势。
从全国七大区域市场来看,全部呈现增长趋势,华北区域、华东区域、华中区域、华南区域、西北区域、东北区域、西南区域市场分别增长16.32%、17.35%、9.87%、9.87%、7.89%、6.62%、6.11%、5.73%。
中国七大区域市场上险数(增长由高向低排序) | |||
区域 | 2019年7月(单位:万辆) | 2020年7月(单位:万辆) | 同比(单位:%) |
华东地区 | 41.09 | 49.79 | ↑17.35% |
华北地区 | 18.7 | 22.35 | ↑16.32% |
华中地区 | 23.71 | 26.31 | ↑9.87% |
华南地区 | 26.34 | 28.6 | ↑7.89% |
西北地区 | 9.04 | 9.68 | ↑6.62% |
东北地区 | 9.7 | 10.34 | ↑6.11% |
西南地区 | 18.58 | 19.71 | ↑5.73% |
华东区域—全国经济恢复居前的地区
7月份,从华东区域的上险数来看,是全国七大区域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都是全国经济恢复居前的省市地区,安徽省上险数基本与去年持平,比去年多出4000余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华北区域—天津上险数劲增42.54%
从华北区域来看,首先说北京地区,受北京地区双月摇号的政策影响,7月份上险数基本是依靠新车置换以及6月份新车摇号的部分因素,而北京市针对无车家庭放出的2万个新能源指标,将于8月份以后陆续放开,因此下半年北京地区上险数有待放开。 天津市的上险数增长是助力华北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天津上险数同比增长42.54%,华北区域的其它市场河北省、内蒙古以及山西省呈现稳定增长。
华中区域—河南增长较大、江西省呈现小幅下滑。
在华中区域,河南省的上险数支撑了华中区域增长,河南省上险数同比增长20.63%,湖北省和湖南省呈现稳定的增长,而江西省却呈现出小幅下滑。
华南区域—广东省上险数同比增长10.64%
7月份,广东省作为经济恢复较快的地区,上险数同比增长了10.64%,海南省也呈现出小幅增长。广西和福建省呈现出了小幅下滑。
西北区域
从全国七大区域市场来看,西北区域市场发展的潜力较大,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新疆地区呈现小幅下滑,是由于疫情反复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东北区域
7月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小幅增长。
西南区域
相比于西北区域市场,西南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是更大,四川省、重庆市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云南、贵州等城市的小幅下滑,与其经济发展因素有关,西藏地区也是呈现出小幅的增长。
总结:汽车市场是反馈社会经济最真实的“镜子”,在疫情过后,国内经济恢复快的省市在乘用车市场上险数呈现较快的增势,从而促进了豪华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多项数据也表明,汽车行业和经济逐渐恢复理性,消费升级以及购车均价的提升,新中产阶级将是未来豪华品牌的主力军。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s://auto.rednet.cn/m/content/2020/08/19/1126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