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维修有了新标准
2023-10-10 11:59:34 字号: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维修有了新标准

伴随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售后服务关注度明显提升。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近日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于新能源车用动力蓄电池检测与维修的基本要求、检测内容、检测流程、维修或更换的评价以及评估报告的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据悉,这是业内首部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团体标准。那么,《规范》的出台将对汽车消费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填补行业空白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第2000万辆新能源车近日下线,更是标志着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消费市场对新能源车保养以及维修需求明显增加。然而,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新能源车搭载的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结构具有特殊性,维修方式以及维修技术与之前完全不同。

据了解,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也是车主保养、维修的重点。但有着新能源车“心脏”之称的动力电池,其检测标准却处于空白状态,大多是企业自行推出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各大车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推出种类繁多的新能源车产品。记者了解到,由于每家车企对“新四化”的理解不同,旗下车型所采取的动力电池系统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家车企在不同车型上搭载的动力电池规格、大小、材料等也都存在差异。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规范》的发布是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能源车产业政策导向、紧紧把握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汽车后市场需求变化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有益实践。

推进服务标准化

“作为新能源车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质量关系到整车可靠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规范》是确保新能源车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行业服务标准化的具体举措。

记者注意到,《规范》要求市场各方在检测动力电池时,需填写车辆及电池系统基本信息表、动力蓄电池外观检验项目表、动力蓄电池关键数据检验项目表和动力蓄电池故障预警检验项目表,以真实记录车辆动力电池健康情况。以动力蓄电池关键数据检验项目表为例,内容包括总电压、总电流、最高单体温度等19小项数据,维修单位需填写对应项目的测量值和判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规范》提出,应通过上位机或设备读取故障码信息和电池系统详细数据,如单体电压、电流、温度、绝缘阻值等,确认电池系统具体故障及风险等级。同时,将电池系统拆下之后,应对电池系统的外观进行检查,如存在变形、磨损、破裂等现象,需检查封箱螺丝的扭矩及标记,并对气密性进行检测。此外,对于动力电池单体故障、电压故障、热失控故障等都有着具体描述。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规定如出现温度过高、温升过快、温差异常等,应将电池上盖打开后充分静置,检查温度测量的一致性。如BMS测量的温度值一致性较好,应检查电池系统内是否出现短路、漏夜、热失控等严重故障,并根据故障严重程度或厂家技术文件,更换受污染的部件并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对于热失控故障,应检查电池系统内是否出现热失控或明显烧蚀痕迹。

在场所要求方面,提出从事电池系统维修与更换及评估理赔的整车维修企业和专项维修企业应配置事故电池隔离设施,电池储存区域设有风险电池紧急运送通道,应配置应急转运车、沙箱、水基灭火器、灭火水槽等,能对已发生失效或存在严重失效风险的电池进行有效处理。在此基础上,从事动力蓄电池维修从业人员应持有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从事动力蓄电池维修从业人员需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质保政策盼更透明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汽车企业普遍为品牌旗下新能源车型提供5年或8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整车质保政策,其中不乏部分车型享受8年或1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质保方案,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也在保护范围之内。

不过,看似完善的售后服务政策也并非那般完美。记者观察发现,车企在质保条款中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比如车辆需定期完成保养、每年行驶里程等有所限制。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动力电池表面有损伤或被打开的痕迹,即便没有进行任何处理也不再享受质保。

“在日常行驶中,不经意间剐蹭到车辆底盘是常见现象。但纯电车的电池包被设计在汽车底盘上,稍有不慎就容易和障碍物相接触。即使一些轻微的剐蹭,也可能会导致后期动力电池出现故障,从而因人为因素将无法享受质保。”在某自主品牌4S店工作的新能源维修技师罗豪说道。

事实上,早在新能源车发展初期,高企的动力电池成本就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在规模化发展的当下,动力电池成本依然未有明显下降。去年8月,一款整车售价30万元左右的极星电动车,因维修更换电池组需要54万元引发消费者质疑。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出现故障或事故的情况也随之大大增加。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自主品牌技术负责人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透露,目前动力电池占整车生产成本近五成。市场各方围绕居高不下的动力电池维修成本的争论始终存在,而聚焦的关键点在于超长质保期内,消费者驾驶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如果出现故障,哪一方来承担维修成本?

面对这一现状,消费市场期待合规的动力电池检测能帮消费者尽可能还原车辆真实健康情况。

《规范》要求,对于里程缩短或容量衰减的电池系统,建议参考汽车专业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售后条件下车用动力蓄电池容量测试方法》对电池系统进行容量测试。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电池厂家相关技术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维修方案,必要时更换故障零部件。

张延华认为,《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新能源车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维修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将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记者吴博峰)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编辑:唐洁琼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