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第十二届长沙国际车展圆满落幕,本次车展参观人数达51.87万人(次),参展展车1020台,多品牌销量过千台。
红网长沙12月19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余志敏 张翼)18日下午5时30分,第十二届长沙国际车展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这是一场成功的展会,一个各方都满意的展会,参观人数达51.87万人(次),各大参展商整体销量稳中有升。
在省市各级政府支持下,作为汽车行业年度收官之作,长沙车展为广大市民呈现一道汽车科技与文化盛宴,真正实现转型转场升级,品质提升,服务提升。本届长沙车展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新物产集团、长沙市会展行业协会、中南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展览品质全面提升
本届车展定位于打造“中部首个A级国际化车展”,本届车展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展馆内不仅汇聚本地有史以来品牌最全、车系最丰富的在售车型,还有区域首发或全国乃至全球首发的 32 款新车,更有全球唯一一台的标致 ONYX 概念车、集全球顶级技术打造的长安无人驾驶车等代表最前沿技术的车型。
标致 ONYX 概念车。
长安汽车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展现自适应巡航、沿单车道进行自动驾驶、更换车道、实现超车换道等功能,这是中国首款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的汽车在中部城市的第一次展示,也是首次在车展上进行公众试乘。全新启用的会展场馆长沙会展中心,更是便于汽车厂商展示品牌形象和最新的车型及技术,也更方便广大市民参观。
长安无人驾驶汽车。
记者采访时,多品牌厂商对本届长沙车展给予高评价。上汽大众中南大区副总经理朱超恩说,新场馆条件更好,布展时能轻松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组委会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很到位。此次车展,上汽大众收获1000多台订单,特别是在车展上首发的一款新车,还没上市就已吸引众多消费者关注。
汽车厂商倾情参与
对此次参与车展的汽车厂商,长沙车展组委会负责人深表谢意,“对广大的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组委会深深感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合作,他们的辛苦付出,我们才会共同成长壮大,共同助推湖南汽车消费,助推产业发展。”
各大汽车品牌以高规格积极参与本届长沙车展,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首次将8个展厅全部启用,这也是新会展中心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展会。
多品牌销量过千台
此次车展,显现的消费能力依然强劲。“我们很多消费者还在展厅签订单购车,估计会忙到晚上十点左右。”东风日产湘北区督导肖华开心地告诉记者,东风日产销量成功过千台,创长沙车展销量新高。
车展刚闭幕,东风标致湖南区域总监陈虎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1079台的销量,再度刷新长沙车展销售纪录。
猎豹汽车、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等在展现湖南制造的同时,也赢得消费者喜爱。猎豹汽车展出的新能源汽车更是吸引了许多关注。
政府支持是最强动力
长沙国际车展自200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在经历行业资源积累和品牌沉淀后,赢得“中部车市风向标”的美誉,是汽车行业年度收官之作,也是长沙享誉全国的靓丽会展名片。长沙车展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来自政府的支持。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长沙市领导都对长沙车展给予了关注与支持,本届长沙车展期间,多位省市重要领导亲自来到车展现场,关切询问相关情况,并寄语长沙车展要不断提升。
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十分关注湖南本地汽车产业的发展。本届车展,湖南本土汽车制造厂家进行全方位展示,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生产的斯柯达全新SUV提前亮相,长丰猎豹CS9实车全球首秀,广汽三菱欧蓝德、广汽菲克自由光、比亚迪元等悉数登场,可谓“湖南制造”年度阅兵。
“湖南制造”受追捧
本届长沙车展也让湖南人无比自豪: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上汽大众、众泰、吉利、比亚迪、猎豹汽车等湖南本土制造车企全数出席,让观展市民直呼过瘾。
即将上市的上汽斯柯达柯迪亚克就是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生产。
湖南省统计局工业处数据显示,2015年湖南汽车产销635941辆(不含工程专用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75.4 亿元,同比增长14.3%。今年1月至10月湖南汽车产业实现利润 43.24 亿元。截至目前,湖南全省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 466.1 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8.5%。
从事广告业的市民小龚今年31岁,年纪虽不大,却是长沙车展和湖南制造的忠实粉丝。早在2013年长沙车展,小龚就买了一辆致悦作为代步车,并推荐父亲购买了一辆猎豹黑金刚。在本届长沙车展现场,记者又巧遇小龚。他告诉记者,这次来是想帮舅舅看看广汽菲克自由光。当记者问到他为何如此钟爱本土制造车型时,小龚笑着反问记者:“自己人造车都信不过还能信谁啊?”他表示,湖南人一直有“吃得苦,
霸得蛮”精神,所以自己十分信得过湖南制造的汽车品质。同时,小龚分析称,购买本土制造的汽车,即使发生事故或故障,可第一时间获得售后维修服务,比起购买其他品牌或者进口品牌,一个配件要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用车成本大大降低。
广汽三菱副总经理杜志坚告诉记者,随着中国汽车销量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越来越多的国际车企已将目光锁定中国市场。为保持足够的产品竞争力,落地本土进行本土化生产早已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现行格局。相比其他汽车品牌,购买本土品牌汽车不仅可以最短的时间提车,同时在零配件、售后网络等方面更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来源:红网
作者:车义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红车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auto.rednet.cn/content/2016/12/19/1126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