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小A消费升级,喜提了一台雷克萨斯ES,然而立即就遭到了另一个朋友小B(F30宝马3系车主)的嘲笑,槽点主要集中在ES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那么,驱动形式是啥?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驱动形式的前世今生。
小A不明白,我的车级别比你大,时间比你新,还是进口的,你凭啥看不起我?小B则觉得理由很充分,你一个中大型车,竟然是前置前驱,单凭这个就忝居豪华车之列。那么驱动形式到底是啥,它又是如何变迁的呢?
最早的车是怎么驱动的?
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和驱动轮的布局,通常用“×置×驱”来表示。比如“前置后驱”,它的意思就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早期的车,我是指汽车发明之前的车,主要都是前置前驱的,比如马车,马在前面拉,就等于发动机前置,当然“驱动蹄”也是在前面。
咱不说畜力车,汽车发明之前最主要的机动车肯定就是火车了,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可见如果把火车看作整体的话,它也是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车型。至于动车组,那就是后话了。
汽车发明了
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本茨为自己制造的机动三轮车奔驰一号申请了专利,史上第一台汽车就此诞生。奔驰一号结构很简单,看上去它不仅比如今的汽车Low,甚至比如今真正的机动三轮车还要Low。
奔驰一号的发动机庞大而松散,位于后轴上面,驱动车轮的是连接在后轴上的链条。由此看来,奔驰一号的驱动形式应该属于后置(或后中置)后驱。(如今大多在超跑上才能出现的驱动形式,竟然是最“陈旧”的技术。)
几乎和卡尔·本茨同时,德国人戴姆勒和迈巴赫也发明出了汽车,不过戴姆勒造的可不是机动三轮车,而是一台正儿八经的四轮汽车——他们买了一辆四轮马车车身,并将自己制造的汽油发动机塞进了后座下面。戴姆勒的发动机要比奔驰的紧凑,从照片中不难看出,它的发动机位于后轴之前,动力通过齿轮传递到后轮。因此不难判断,这台车的布局是中置后驱。
此后的几年中,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和意大利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生产出了汽车,但这些车基本都是在马车基础上加上发动机制成的,发动机的位置无一例外都在后座下面,如今法拉利、兰博基尼上常见的中置后驱布局,在那时是主流中的主流。
凡事总有例外,在汽车刚诞生的那几年里,也有人会想:既然前面都没有马了,为啥不把发动机放在前面呢?这么想的就包括法国最早的车企(之一)Panhard,他们在1891年推出的车型上,发动机就已经在前轴了,前置后驱(前中置后驱)布局就此诞生。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发动机从最初的单缸到双缸,再到多缸,发动机越来越大,放在座垫下面已经不太现实了,因此到了1900年,几乎所有汽车的发动机就都被安置在了前面的独立空间中,而这个空间后来被我们称作发动机舱。
尽管发动机的位置一直在变动,但当时汽车的驱动轮无一例外都是后轮,因为在汽车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从工艺、材料还是设计方面讲,让前轮负责转向,后轮负责驱动都是最优的选择。
主流的前置后驱
豪华车要有大马力,大马力要有大排量,大排量要有多气缸。直列太长,其他形式太复杂,因此从那时开始,V字型就成为了多缸发动机最主流的气缸排列方式。V6,V8,V12,豪华车气缸数越来越多,发动机体积越来越大,因此纵置也成为了主流。而多缸纵置发动机的副产品——修长的发动机舱,从此也成为了豪华车的象征。
纵置发动机的后面是纵置变速箱,动力从变速箱经传动轴传递到后轮,这是一个顺畅的过程,也是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从19世纪末汽车发明之初,21世纪的今天,前纵置后驱这种豪华汽车的主流布局就从来没有改变过。
修长的发动机舱,庞大的车身,复杂精致的装饰物,这是20世纪早期豪华车的典型样式。后来汽车设计逐渐演进,底盘高度逐渐降低、翼子板与车身融合为一体、火箭尾鳍流行又消失、流线型设计开始出现……但无论如何变化,象征着多气缸和力量感的修长发动机舱却一直被保留下来,前置后驱布局在豪华轿车中的主流地位也一直没有改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其他驱动形式
把发动机放在汽车前面主要有两个原因:发动机越来越大、散热器(水箱)在前面。不过在几十年前,一些小型车使用小排量风冷发动机,为了简化结构,它们的设计师很愿意将小巧的风冷发动机放在离驱动轮更近的车辆后部,这就是后置后驱布局,最典型的代表自然是大众的老甲壳虫了。
上世纪60年代起,中置发动机(这里说的是后中置)赛车成为了F1赛场上的主角,此后不久,中置发动机跑车也出现在了民用车市场上,比如福特GT、兰博基尼Miura,以及后来的法拉利308等车型。中置发动机在操控上有先天的优势,但却会侵占乘员空间,因此采用这种布局的大多是双座跑车。和前面提到的车型一样,最早的中置发动机车辆也都是后驱的。
还有前驱
到现在我们已经讲了前置后驱、后置后驱和中置后驱三种布局,全都围绕着后驱在聊,这是因为在汽车诞生之初的头几十年里,后驱的确是主流。不过有主流就有非主流,前驱其实也很早就出现在了轿车上,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前驱车其实并不是个特别新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量产前驱车问世。比如美国的Cord L-29,它在1929年上市,是一款大型豪华车,采用一台5.0L直列八缸发动机;欧洲方面,DKW F1、雪铁龙Traction Avant等车型也都是前轮驱动的。不过这些个案在当时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
前驱车真正的崛起是在二战之后,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战后这个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已经满目疮痍,因此经济型家用车成为了市场需求最旺盛的领域,在此期间欧洲出现了“四大国民车”,分别是德国的大众甲壳虫、意大利的菲亚特500、法国的雪铁龙2CV和英国的Mini。这四款车中,前两款采用后置后驱,后两款采用前置前驱。
尽管原轴心国(德意)的两款产品在“战术”(销量)上一路高歌猛进,但在“战略”(布局形式)上却没能战胜对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前置前驱布局逐渐成为了家用车中的绝对主流。这些前驱车采用横置发动机和横置变速箱,相比后驱车,省去了传动轴、后减速器等相关部件,结构更加简单,成本和油耗都得到相应的降低,非常适合经济型家用车。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是前驱车发展的助推剂,油价的大幅上涨使得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从60年代到80年代,欧洲和日本主流的家用车就都已经完成了从后驱到前驱的转变。豪华车同样不能免俗,很多豪华品牌汽车也都选择了这种经济又时髦的布局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60年代开始复兴的奥迪,当时这个品牌选择了全线使用前驱布局。
日系豪华品牌对前驱风潮也不抗拒,比如前面提到的雷克萨斯ES,它就一直以来都是前驱车型;本田旗下高端品牌讴歌,在轿车方面也都是前驱平台。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系豪华车在上世纪70年代后就总是后知后觉,抱残守缺,节约成本的前驱化风潮似乎跟它们没什么关系。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凯迪拉克早在上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之前就已经逐步将自己旗下的产品换成了前驱布局。比如最著名的“火箭车”Eldorado,它从1967年开始就是前驱布局了(通用E-body底盘),尽管它发动机舱里是7.0L~8.2L的V8发动机。
不知道是否是通用集团内部对平台化的要求所致,此后凯迪拉克就逐步扩大了自己前驱车的应用范围,包括Fleetwood、De Ville在内的很多了“老牌”豪车都开始使用前驱底盘,到后来它旗下的后驱车型已经不太多见了。
林肯在前驱车的使用方面虽然比较晚,但很彻底——从2000年之后才开始引入前驱平台,但如今包括大陆在内的两款轿车已经全部是前驱平台的车型了。
一直对前驱保持距离的是两家德系豪华品牌——奔驰和宝马,它们对传统的坚持比较持久,到如今中型及以上的车型还都保持着后驱的传统。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只有如奔驰宝马一样采用后驱才算得上是豪华车,大概也因为这两个品牌太过成功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吧。
前驱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操控上有些不足,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过单从很多消费者的观念上来说,前驱豪华车就是意味着底气不足。为此,很多前驱平台的豪华车,会将自己的高端版本加入四驱系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奥迪的quattro。四驱豪车是这样成功,以致于后来连后驱的奔驰和宝马也都在自己的轿车上安装了拥有更好操控性和安全性的四驱系统。
有人忙着给自家产品装四驱,还有人悄悄回归了后驱阵营,这就是凯迪拉克。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本来凯迪拉克旗下的后驱轿车就只剩下CTS一根独苗了,不过这几年的新产品ATS、CT6以及刚刚问世的CT4、CT5等车型已经全面回归了后驱布局,等XTS彻底停产,凯迪拉克轿车家族就完全没有前驱轿车了。
前驱和后驱各自的优缺点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前驱车成本低,经济灵活,比较适合横置小排量发动机;后驱车配重均衡,操控性好,比较适合纵置大马力发动机。正因如此,很多豪华品牌都会为自己旗下紧凑型及以下的入门产品选择前驱,中型及以上轿车选择后驱布局。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在如今发动机的小排量化趋势下,很多中大型甚至大型豪华车也得以使用前横置前驱布局。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豪华车(非性能车)是前驱还是后驱的驾乘感受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明显。因此可以说,如今豪华品牌对后驱的坚持,除了技术上的考量,更有传统和情怀方面的意义。
修长的发动机舱以及前置后驱布局,这些豪车的传统特点,现在已经如同豪华车的“雄性性征”,成为了展现力量的途径、秀肌肉的手段。这早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观念。
未来随着电动车型的不断普及,传统意义上的驱动形式就将不复存在。电动机比起内燃机来说体量和成本都小得多,多发动机(双电机、三电机、四电机等)带动下的前驱、后驱、四驱随意切换,大概是未来豪华品牌,甚至普通品牌汽车的发展趋势吧。
总结:
驱动形式是汽车结构的基础,从技术上来讲不同的布局可以给车辆带来巨大的影响,但从日常驾驶来说我们体验到的差别似乎又微乎其微。前驱、后驱、四驱,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这里说的“适合”不仅在于车辆技术,也在于车主内心的认同。(文 汽车之家 王勐)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王红掣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