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2021年已离我们远去,汽车行业在这一年经历了很多大事件,甚至有些事件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1年,整个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制约,哪怕是BBA也不例外;轰动上海车展的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引起了新华社、央视主持人、中央政法委以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关注,加速行业规范的制定;汽车品牌借助代言人的名气、流量来提升品牌关注度无可厚非,却难防明星代言期间人设崩塌对品牌带来的营销反噬,吴亦凡、王力宏是否连累了保时捷和英菲尼迪?今天我们来一波“回忆杀”,回顾一下2021年汽车圈儿的大事件,你还记得几个?事件贯穿2021年全年,我们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展示全文,将文章分为上下篇,本篇文章是2021车圈大事件(上)。
◆芯片短缺
早在2021年年初,全球大量车企因芯片短缺而停产,就连大量采用自研芯片的特斯拉也未能幸免。我国汽车行业的芯片主要依靠外购,从长期来看缺芯对国内汽车生产、制造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1年,“芯片短缺”成为汽车市场销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几乎所有车企都未能幸免。
在今年9月5日开幕的泰达论坛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用一段笑话讲述了汽车行业面临极度“缺芯”的困境,竺延风说,“一群车企老总都蹲在上海要芯片,博世的老徐都要跳楼了,区别就是,有人是在后边儿推他跳,有人是在下边儿接着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汽车上那么多零部件,为什么就缺芯现象这么严重?车企们为什么会一“芯”难求?导致全球汽车市场之所以缺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7月份,来势凶猛的德尔塔变异毒株袭卷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作为全球半导体产品第七大出口国,受此影响博世、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部分工厂生产线不得不中断生产,这对原本已经“极度缺芯”的全球汽车制造商们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噩耗。
芯片的短缺,对于豪华、合资品牌汽车的供给影响更大,从数据表现来看,本田、丰田在10月份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内一线豪华品牌BBA均受到芯片的影响,奥迪Q5L(参数|询价)、奥迪A6L(参数|询价)、宝马X3(参数|询价)、奔驰C级(参数|询价)、奔驰GLC(参数|询价)等主力车型在9月、10月主力车型销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由于芯片短缺带来的问题就是新车交付日期延长,甚至一些热门车型“加价提车”的现象又卷土而归。为了应对缓解芯片供应带来的影响,部分车企推出了“减配交车”的应对策略,甚至奥迪想出了先交付一把车钥匙的策略,以应对缺芯带来的产能不足,一汽-大众“牺牲”了大众品牌的销量,将芯片优先供给奥迪,即使如此在10月份奥迪的主销车型A6L销量由8月份的1.3万辆下降至0.36万辆,下降了69.11%。
点评:从2020年起绵延到2021年,直到今年年初,全球性芯片短缺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国内汽车行业在经历了“芯片短缺”带来的掣肘后,让大家再度重视起供应链布局的重要性,促使各方开始重视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并且加强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扶持发展国产的汽车芯片是非常有必要的。
◆巨头来跨界造车
百度进度汽车行业,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集度汽车
在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3月份,吉利与百度成立了全新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名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金为20亿元,夏一平兼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
百度是头部的互联网巨头,吉利是头部的中国品牌车企,两个巨头为集度“背书”,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接下来消费者更加期待的是,集度汽车将会带来哪些好的产品了。
在11月17日,李彦宏在百度Q3财报投资人会议上明确表示:集度通过百度强大的智舱、智驾、智云、智图的优势生态取得了快速发展,首款概念量产车型的全尺寸油泥模型已完成了风洞测试,新车将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并向市场首次展示其智慧座舱和智能驾驶的能力,预计将会在2023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
巨头跨界造车之——小米造车
在2021年3月29日,小米新品发布会接近尾声时,雷军发布了“彩蛋”——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并且表示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下线。
“小米造车”在圈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2年,雷军就前往位于硅谷的特斯拉工厂进行试驾,2013年还曾两度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随后,在国内新势力造车潮中,雷军也曾数次兴起造车的“念头”,在2018年启动了名为“micar”的调研项目,但由于当时市场反馈并不乐观,最终小米并未入场造车。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将在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4家动力电池企业,包括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珠海冠宇以及赣锋锂电。随着小米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北京亦庄,生产制造环节也以选择自建工厂排除了前期外界对其代工猜测。不过,小米造车资质目前仍有待解决,不过随着小米汽车项目落户亦庄,”造车资质“只是时间问题。
小牛也入局造车
熟悉电动车的消费者们一定知道“小牛”,在12月15日,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Niutron品牌正式发布,中文名“自游家”,为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再次创业的新品牌。自游家首款车型定位为一款中大型高端SUV,将拥有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系统,新车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预计将于今年9月份交付。
据了解,目前自游家首款新车已经完成了三轮工程测试,官方表示其测试里程公里数已经破万,并且完成了首轮冬夏实验,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冬季测试。
↑ 自游家首款车型路试谍照(图片来源微博Cars01 鱼雷看车)
小牛算是中高端电动自行车领域的翘楚,凭借着年轻化的产品设计和智能理念,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此次跨界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如果让外界来评判,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过从小牛汽车的新车规划来看,它也算是“蓄谋已久”,首款产品将于今年3月份小规模量产,9月份开始交付,随着时间的临近,等待它的将是市场的考验。
点评:中国汽车产业还缺新品牌吗?始终没有最终的定论,因为市场永远都需要优秀的产品。一个优秀的品牌、一款卓越的车型就像是“鲶鱼",能为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活力。2021年,像小米、小牛、百度各领域的巨头纷纷进军汽车产业,跨界造车又迎来一波小高潮。
华为的朋友圈/Model 3维权背后
◆华为与汽车产业的关联愈加紧密
近几年来,汽车新四化席卷而来,“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是汽车行业内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此前在多个场合,任正非一直表示华为不造车,不过华为与汽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华为与赛力斯的高端品牌——AITO
在去年12月23日,华为在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高端品牌AITO首款车型——问界M5正式发布,也是首款搭载全新HarmonyOS智能座舱的车型,意味着华为离造车就差一个“工厂”。价格方面,问界M5后驱标准版预售价为25万元,四驱性能版预售价为28万元,四驱旗舰版预售价为32万元。在12月27日,华为全球首家新概念店在北京银泰in01正式开业,AITO问界M5也正式进驻新概念店。
↑ AITO问界M5
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阿维塔
2021年11月15日,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阿维塔正式发布,阿维塔推出后将作为高端独立品牌与现有的长安品牌平行独立运营。与此同时,阿维塔11“准量产版”迎来全球首发,阿维塔11量产版车型将于今年二季度发布。
↑ 阿维塔11“准量产版”
据阿维塔董事长兼CEO谭本宏表示,阿维塔11“准量产版”已经与量产版设计99.9%接近了,阿维塔11是阿维塔品牌推出的首款车型,新车定位为一款轿跑SUV,新车搭载了华为鸿蒙系统,同时还会将会使用华为 HI(Huawei Inside)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宁德时代最新的电动化技术。
阿维塔11来自于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自主可控智能电动网联CHN平台,新车具备200kW以上的高压超充能力和400tops的智驾能力,百公里加速小于4秒,续航里程超过700km(未公布标准)。
北汽新能源与华为
2021年9月26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基于联合开发的HBT项目产品,共同打造ARCFOX和HI联合品牌,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便是双方合作推出的首款车型。
华为为提供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整套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9颗ADS摄像头、4颗环视摄像头,整套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算力达400TOPS。
↑ 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
与此同时,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搭载了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支持多个应用生态,支持全场景无缝流转、智慧语音、畅连通话、智能家居控制、智慧手势识别、智慧相机、驾驶员行为智能检测、应用市场等。其中,全场景无缝流转应该是大家最期待的功能,不知道实际体验时,能不能达到手机与车机之间,无缝切换的愿景。
↑ 北汽魔方
11月19日,北京汽车全新车型——魔方正式发布,新车定位为紧凑型SUV,北汽魔方将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魔方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车机系统的燃油车型,此前概念车还配备有虚拟外后视镜和AR-HUD系统,AR-HUD系统具有60英寸的超大投射面积,分辨率达到854×420像素,包括仪表、导航、辅助驾驶等相关驾驶信息都可直接投射在前风挡上。
小结:近年来,一直表示不造车的华为在汽车圈儿拥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并且与多家汽车厂商合作,甚至将新车开进了华为体验店(问界M5进驻新概念店)。可以说,未来可能没有“华为品牌”的汽车,但很多车都流着“华为的血”,华为的布局“清晰且模糊”,未来在华为身上,没什么不可能。
◆透过Model 3(参数|询价)女车主车展维权,看引发“行业”的反思
特斯拉可以说是汽车圈儿的流量明星,2021年多次登上“热搜”榜单,多起“刹车失灵”事故;南昌一辆Model 3充电时出现故障异常,特斯拉表示不是车辆问题,是国家电网电流太大了,国家电网南昌通过微博“回应”特斯拉,之后特斯拉向国家电网南昌致歉...,如果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在上海车展上站在展车上的Model 3女车主。
↑ 特斯拉上海车展维权女车主现场图
在去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没有新车参展的特斯拉因维权事件又登上了“热搜”,此次维权还引起了新华社、央视主持人、中央政法委以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关注。
至今,关于女车主诉Model 3刹车失灵的“维权”和特斯拉诉女车主“名誉侵权”赔偿500万元的法律诉讼还在持续中。而Model 3女车主方一直质疑特斯拉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完整的问题,如果当时汽车上有一个“黑匣子”,事情也不会发酵至此。
关于数据记录,根据工信部《关于实施GB 72582017第2号修改单相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乘用车应配备符合GB 39732规定的EDR系统,EDR是Event Data Recorder的缩写,又被称为汽车“黑匣子”,可以记录发生事故前后车辆运行关键数据,数据内容主要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的汽车关键运行数据(包括发动机转速、车速、油门踏板深度、刹车踏板踩踏深度、刹车系统油管压力、方向盘角度、变速箱挡位、安全气囊是否打开、何时开启等参数),为后期调查取证提供更加真实详尽的原始数据。
小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就像目前我国在快速发展中的“新四化汽车”产业,通过特斯拉女车主这次“极端”维权,反映出新能源车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未来新能源行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话题回到"维权"本身,在上海车展上这位站在特斯拉车顶上的Model 3女车主,虽然经此一闹事情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但是我们还是不提倡以如此“过激的”方式维权。就像不久前央视财经频道曝光的特斯拉好猫车主的芯片门事件,通过合法正常的渠道维权,事情也会得到相关车企的重视,最后通过协商事情会得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2021年滴滴关键的156天/明星代言车企
◆滴滴的156天
北京时间2021年6月30日晚,滴滴赴美股纽交所上市,甚至都没举行敲钟仪式。网上传出“滴滴为赴美上市,将公司数据打包给美国”的消息,虽然滴滴紧急辟谣,但还是遭到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安全审查通知。
在7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消息,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消息,“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7月16日,网信办、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七部委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12月3日,滴滴出行通过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对于滴滴来说,从赴美股纽交所上市至退市,在这156天的时间里,滴滴面临的监管危机、舆论争议以及产品下架,暂停新用户注册的处罚。竞争对手在这个“窗口期”对滴滴的市场份额发起了围猎,加速了“跑马圈地”。9月份曹操出行宣布完成38亿元的B轮融资;10月份,T3出行宣布完成金额高达77亿元的A轮融资。
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显示,在9月份,T3出行订单量上涨37.6%,神州专车订单量上涨75.6%,曹操出行订单量上涨2.5%,滴滴出行订单量则下降0.6%。
点评:经过了这“不寻常”的156天,网约车市场由原来的滴滴一家独大,变为滴滴、曹操出行、T3出行等“巨头”瓜分之势。正如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合无定,这也是事态发展的自然规律,今年网约车市场的走势如何,让我们年底见分晓。
◆某位理想车主曝光座垫有水银,理想紧急调查当天同批次产品,涉及水银座垫的车辆仅此一辆。
2021年7月4日晚,某位理想ONE(参数|询价)车主在理想汽车APP上发视频称,其发现理想ONE座椅里面往外渗出水银。根据上传的视频显示,在其理想ONE的座椅缝隙中,有不少银色小珠在滚动,只要死劲地按座椅,小珠就会出来。车主将座椅拆除后发现,座椅的支架缝隙、板材、以及座椅皮座间等处,均发现痕迹。随后,车主把银色小珠收集放到地面上后表示,“水银数量竟然比10个温度计里的还要多。”
↑ 网络上曝光的座垫有水银的理想ONE
在7月30日,理想“水银车主”通过微博表示,于7月28日办理住院,经查24小时排出检验值达到359(普通人正常值小于4,中毒标准小于35),体内的汞超出生物接触极限,是中毒标准的10倍,超出正常值接近百倍。
↑ 2020款理想ONE
事情发生后,理想汽车通过官方微博表示,理想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制造等所有环节,对于汞(水银)的使用和采购量为零,如果在车上发现汞的存在,一定是外部行为造成的。与此同时,通过座椅供应商佛吉亚的调查,问题车的主驾座椅和副驾座椅的生产当天共生产了563个座椅,在7月6日-7月20日之间抽查了部分装配了这563个座椅的2020款理想ONE,均未发现水银,排除了整批量有问题。
通过多方调查,目前仅有一辆理想ONE的座椅中含有水银,截止今天,关于理想ONE的水银事件还未有“定论”。
点评:截止至目前,理想车主和理想汽车都已经报警,但是这辆座椅中含有水银的理想ONE事件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关于此类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类新闻,我们呼吁读者更加理性的看待事情本身,出现问题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利用“舆论”解决不了事情,只会加剧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2021年没选好代言人、推广人的汽车品牌
娱乐圈、明星是日常生活中讨论度最高的话题,明星代言汽车品牌也是司空见惯了。在2021年,明星因“人设翻车”连累代言品牌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吴亦凡和王力宏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的。吴亦凡作为首位保时捷中国赛车运动代言人,但是代言的期限仅有3个月;而王力宏代言英菲尼迪的时间仅有30小时,堪称汽车品牌时间最短的代言人。
↑ 截图来源于保时捷官方微博
2021年4月17日,保时捷中国大陆20周年节点上,保时捷中国宣布吴亦凡成为首位保时捷中国赛车运动代言人,代言官宣之后便“大放异彩”。7月18日,因“都某”的爆料,吴亦凡人设崩塌,多个品牌已宣布与吴亦凡解约。7月19日,吴亦凡唯一合作的汽车品牌保时捷终止了与吴亦凡的合作关系。
2021年高大上的劳斯莱斯在营销上也“跌了跟头”,在9月24日晚劳斯莱斯邀请了著名车评人陈震、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翰、雷宛茧(晚晚)夫妻做了一期推广视频。没成想却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车主在评论区表示邀请晚晚代言拉低了库里南(参数|询价)Balack Badge版的格调,王思聪下场开撕留言表示,“突然感觉RR很low,以后不会再买了”。迫于“舆论压力”,10月14日,劳斯莱斯中国在官微上致歉并下线了该视频。
↑ 截图来源于劳斯莱斯官方微博
无独有偶,在10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微博官微上“踩了雷”,原因是梅赛德斯-奔驰转载了脱口秀选手杨笠的宣传视频而引发多方热议,虽然事后奔驰澄清杨笠并不是代言人、推广人,在此后杨笠工作室也发布声明,“称杨笠与该品牌并无任何商业合作,亦无任何车品类代言”。尽管双方都进行了回复,但网友似乎也并不买帐,事态一再发酵,评论里直言将转购奥迪、宝马等(这等于帮奥迪、宝马做了一波宣传了)。
↑ 截图来源于新浪微博
在10月22日李云迪“霸屏热搜”,在曝光的李云迪与汽车相关联的品牌也随之浮出水面。8月份,第四代汉兰达(参数|询价)上市时,李云迪被广汽丰田邀请作为第四代汉兰达的车主推广,在李云迪被拘留的当天,广汽丰田在第一时间紧急澄清表示,广汽丰田与李云迪无合作关系。同时作为东风日产2021款天籁的大使,东风日产也于第一时间删除了与李云迪的所有微博推广内容。
↑王力宏现身12月16日晚QX60(参数|询价)预售发布会
↑ 截图来源于英菲尼迪中国官方微博
作为汽车品牌的代言人、推广人,明星与产品、品牌形象之间首先有一定的契合度,能够带给消费者积极进取、向上发展的品牌印象。作为日系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2021年在国内市场投放了第三款国产车型QX60,同时签约出道26年的“音乐王子”王力宏作为品牌代言人。2021年12月16日,英菲尼迪中国官宣了王力宏担任英菲尼迪品牌代言人,当天王力宏被曝光离婚的消息,12月17日深夜王力宏前妻李靓蕾发表长文控诉,致使王力宏“形象崩塌”;2小时后,12月18日凌晨1时,英菲尼迪中国通过微博发布声明,英菲尼迪决定即日起终止与王力宏先生的合作关系,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与此同时,英菲尼迪中国官微删除所有关于王力宏的互动推广的相关消息,被网友戏称为英菲尼迪“日抛”王力宏。
小结:汽车品牌在推广营销中找明星代言是非常常见的,汽车品牌通过与明星合作来提升流量也无可厚非。但是迄今为止,也没有一项权威的数据能够体现,明星对某个品牌、某款车型销量有多大助益,明星代言更多的是人物形象与品牌契合,形象主流健康(这也正是当下国家所提倡的),像今年这几起代言“翻车”事件,对于车企来说确是得不偿失,比如英菲尼迪和王力宏,虽然在王力宏遭前妻“实锤”后的2小时内,英菲尼迪便发布了解约公告,一时在网络上获得了好评和赞誉,但是对于车企的销量什么助益呢?
写在最后:本篇文章我们按照时间轴的发展为大家介绍了7件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不知道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大家觉得没过瘾,我们在这提前预告一下,1月8日周六,2021车圈大事件(下)会如约上线,届时请大家关注爱卡汽车。
来源:爱卡汽车网
作者:云中漫步
编辑:redcloud